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总编推荐

共找到 7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关于制订我国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议
    江学良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 10 (06): 241-243.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20.06.001
    摘要 (66) HTML (2) PDF (888 KB) (4)

    本文对制订我国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质量控制标准提出建议。建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中西医结合质控标准,包括人员配备、设施和管理、诊断、治疗、评估、随访指标以及患者关怀和学术交流等内容,对规范炎症性肠病中西医结合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2.
    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中的应用
    张霞, 密夫丽, 孙传玉, 郭蕾, 赵琼, 阚洪源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 10 (06): 244-247.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20.06.002
    摘要 (28) HTML (0) PDF (736 KB) (0)
    目的

    分析旁流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消化内镜麻醉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科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期间行消化内镜麻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鼻导管吸氧+PETCO2监测,n=100)和对照组(仅鼻导管吸氧,n=100)。置镜前2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1~3 mg,丙泊酚1.5~3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置镜,置镜成功后予丙泊酚3~5 mg/kg-1·h-1持续泵注输入直至检查结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ASA分级、麻醉诱导时间、内镜检查时间均无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面罩加压给氧率、恶心呕吐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暂停发现次数、托下颌率、挤压胸廓辅助呼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鼻导管旁流式PETCO2监测有利于及时观察肺通气状态,指导临床干预,降低并发症,缩短苏醒时间,提高消化内镜麻醉质量。

  • 3.
    克罗恩病患者血浆中鸟苷与尿鸟苷水平的临床研究
    徐东燕, 张晓雨, 赵海剑, 王健, 孙静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 10 (06): 248-251.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20.06.003
    摘要 (33) HTML (0) PDF (793 KB) (0)
    目的

    评价克罗恩病(CD)患者血浆鸟苷前体激素(ProGN)和尿鸟苷前体激素(ProUGN)水平在临床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克罗恩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浆ProGN和ProUGN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活动性及24 h大便次数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D患者血浆ProGN与ProUGN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缓解期与活动期患者血浆ProGN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1),活动期患者水平低于缓解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缓解期患者血浆ProUG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活动期患者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缓解期患者显著低于活动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ProGN及ProUGN水平与患者24 h大便次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0.804与r=-0.767,均P<0.001)。血浆ProGN水平与Best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561,P<0.001);而ProUGN水平与Best克罗恩病活动指数无线性相关(r=-0.155,P=0.314)。

    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疾病临床活动性和腹泻可能是血浆ProGN水平的决定因素。

  • 4.
    导致食管浅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困难的影响因素
    陈磊, 王璐, 朱海杭, 高苏俊, 印健, 张利, 陆伟, 陈娣, 朱振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 10 (06): 256-261.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20.06.005
    摘要 (36) HTML (0) PDF (882 KB) (0)
    目的

    探讨导致食管浅表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困难(手术时间≥90 min、非治愈性切除、穿孔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消化科诊断食管早期癌或癌前病变而行ESD治疗的452位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内镜大体形态,病灶长径、周径、手术时期、术前病理、术后病理、手术时间以及穿孔并发症。先通过单因素分析寻找影响ESD手术时间、非治愈性切除及穿孔的因素,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导致ESD手术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452例患者平均年龄(66.47±7.59)岁,平均手术时间(72.7±32.9)min,术后病理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12例,鳞状细胞癌240例,治愈性切除率375/452(83.1%),发生穿孔并发症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病灶大体形态、病灶长径、病灶周径、病变部位、术者经验与ESD手术困难有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呈Ⅱa+Ⅱc/Ⅱc是手术时间≥90 min(OR=2.689,P=0.003)、非治愈性切除(OR=2.238,P=0.009)及穿孔并发症(OR=1.928,P=0.042)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长径>2 cm是手术时间≥90 min(OR=5.917,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周径为1/3~2/3周是手术时间≥90 min(OR=2.733,P=0.019)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周径≥2/3周是手术时间≥90 min(OR=26.502,P<0.001)、非治愈性切除(OR=4.174,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变位于食管上段(OR=2.609,P=0.016)、及术者经验(OR=1.897,P=0.045)是手术时间≥9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病变形态呈Ⅱa+Ⅱc/Ⅱc、病灶长径>2 cm、病灶周径>1/3周、病变位于食管上段及术者经验是造成食管ESD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

  • 5.
    粘连性小肠梗阻的CT影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周才金, 颜涛, 张奕文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 10 (06): 262-266.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20.06.006
    摘要 (41) HTML (0) PDF (965 KB) (0)

    粘连性小肠梗阻是肠梗阻最常见的类型,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上对如何准确有效判断患者是否手术治疗以及手术的时机,仍是棘手的问题。多层螺旋CT不但能准确诊断粘连性肠梗阻,还能进一步显示粘连的方式、部位、形态及有无肠管缺血状态,为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特征及诊治进展
    陈利, 朱风尚, 杨长青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 10 (06): 267-271.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20.06.007
    摘要 (38) HTML (0) PDF (770 KB) (3)

    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癌(NASH-HCC)患者逐年增加,并渐成为肝癌最普遍病因。与其他病因肝癌明显不同,NASH-HCC与遗传因素、代谢综合征、肠道菌群改变和持续炎症等危险因素有关,临床上NASH-HCC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男性、肥胖患者,并可由无肝硬化的NAFLD发展而来,在超声、CT及MRI检查中各有其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本文就NASH-HCC特征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7.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朱滢, 孙超, 陈洁, 林琳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 10 (06): 272-278. DOI: 10.3877/cma.j.issn.2095-2015.2020.06.008
    摘要 (37) HTML (0) PDF (924 KB)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根据罗马Ⅵ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两大类。FD具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如内脏敏感性升高、胃容受性受损和胃排空延迟等。因为FD发病率高、症状多样化、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研究进展,对F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一综述。